東盟十國 之六 菲律賓,老撾,汶萊 (完)
一一一一一一一 菲律賓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至今在口語方面及信奉的天主教,都留有西班牙一些特點。例如,他们不認為是說"英文",而是說"美文",發音是"亞美利加奴"。 美國通過美西戰爭,取得菲律賓。二戰時,"總督"就是麥克阿瑟將軍。敗退 ...
一一一一一一一 菲律賓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至今在口語方面及信奉的天主教,都留有西班牙一些特點。例如,他们不認為是說"英文",而是說"美文",發音是"亞美利加奴"。 美國通過美西戰爭,取得菲律賓。二戰時,"總督"就是麥克阿瑟將軍。敗退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柬埔寨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國。在中國古文獻中,以"真臘“的名稱記載。數十年前湮没在熱帶叢林中的吴哥窟被發現,巨大的石像無聲地向現代人述說着它古代的輝煌! 柬埔寨曾是法國殖民地,獨立後從五十年代起就和新中國建立了良好的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新加坡人口560多萬,GDP與大馬相若,人均逾6萬美元,在東盟十國中穩居首位。新加坡面積不大,人口也少於香港。但這個華裔佔七成的國家經營管理十分成功,是個有超强威權力的"民主"政體。 新加坡對新聞傳媒的限制,從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小學時看報紙的國際新聞版,常看到一位三十多歲的堅毅英俊的臉,他是馬共游擊隊司令陳平的肖像。二戰時的馬來亞抗日游擊隊在叢林武裝抗日,戰後舉起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紅旗,堅持多年游擊戰。後來被鎮壓下去,好萊塢電影"漫天風雨待黎明"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泰國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是親美的,在這之前是印支半島上難得的獨立國家,夾在英佔的緬甸及法佔的越南中間,保持着兩邊不得罪的平衡。有一個人民擁戴的王室,是泰國在動盪環境中相對穩定的原因。 五十年代的朝戰,六十年代的越戰,泰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東盟(亞細安)十國,依人口排序,由多到少是印尼(2.7億),菲律賓(1.08億),越南(1億),泰國(7200萬),緬甸(5600萬),大馬(3300萬),柬埔寨(1650萬),老撾(720萬),新加坡(570萬)及汶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剛結束的G7首腦視像會議,傳達了什麼信息? 這是拜老登上台後參與的第一次G7首腦會議。上一次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被默克爾為首各國首腦"圍懟"的場景未見出現。但却是"各說各話",暴露了巨大的分岐。主要是拜登希望 ...
一一一一一一一 航母在二戰成為海戰核心力量,至今七十多年。在美國,成為"主流海軍勢力"的象徵和代表,時間一久,形成了為維護航母不惜一切的勢力,姑且稱之為"航母鐵杆集團"。在二戰後與新成立的空軍爭預算(空軍要研發洲際轟炸機B36)時,言 ...
一一一一一一一 美國海軍為了增加"由海向陸"的作戰能力,自五十年代後期便開發了專門用於登陸作戰的船塢登陸艦,這大型军艦腹部有專門塢艙,裝載眾多登陸艇及水陸坦克,距灘頭不遠海域,自尾部放出,快速登陸。此外,還有外形像航母的兩棲攻擊艦,有大 ...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中國003航母達10萬噸,是美國國會一個研究報告透露的。這也許是"料敵從寬“,也許是"捧殺“,真實情況如低於此數,震撼效果就没有了,也許令人"失望“。這就是它要的效果。64年爆首枚原子彈前半年,美國就不斷有"試爆預報"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海軍便開始了航母的預研。最早,是從拆解澳洲報廢的墨爾本號航母開始(英國在二戰後賣給澳大利亞的),包括各種專家在内的海軍技術人員進行了多天的測繪研究。 接收"瓦良格"後,又搞到其圖紙,和前蘇聯 ...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中國人七十多年前便有航母情意結。抗戰勝利後,時任民國海軍司令的陳紹寬,曾上書建議裝備航母及潛艇。但以當時國力及技術水平,以及面臨內戰的環境,此建議只能束之高閣。 冷戰期間,美海軍航母到處去,發揮了強大的戰畧戰術威 ...
一一一一一一一 蘇聯經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因海軍實力不足而"受辱"之後,就銳意發展海軍。由於在其國力上升期,海軍從驅逐艦、巡洋艦、核潛艇到航母,呈全面發展之勢。航母自然也列入議程。 開始時蘇聯不叫"航母",叫"載機巡洋艦"。 ...
一一一一一一一 航母雖大(長300米,寬60米),但距離使它變得小。2000千米外的航母,場景縮小到萬分之一,就像200米外一隻3厘米長,重10克的蟑螂,肉眼也不易發現。 M6.0速度(2000米/秒)的導彈,發射後要一千秒才到 ...
一一一一一一一 直到2005年前後,中國才擁有對付航母的利器:東風21D中程彈導導彈。 在96年的"台海危機"中,為了幫李登輝老賊的台獨言論撑腰,美國兩個航母編隊來到台海耀武揚威。解放軍在平潭島實彈演習,以東風15短程導彈射向台 ...
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戰蘇聯海軍没什麼出色表現。戰前斯大林無視德國大進攻的種種迹象,嚴禁任何"激怒"德軍的備戰行為。陸空軍開戰後吃了大虧。只有海軍司令庫茲涅佐夫頂住壓力作臨戰準備,黑海艦隊航空兵率先擊落德機,艦隊並無大損失。但波羅的海艦隊 ...
一一一一一一一 瓜島戰役之後,美軍在太平洋已掌握主動。羅斯福總統的戰畧是重歐輕亞,即以擊敗納粹德國為優先。但這没有降低太平洋美軍反攻的熱情。 陸軍的麥克阿瑟和海軍尼米茲有不同意見。前者主張由南向北,繞過不重要的日佔島嶼,逐個攻擊關 ...
一一一一一一一 1942年是二戰轉折之年。下半年爆發的三場戰役,即德蘇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英北非沙漠鏖戰及美日太平洋中途島後的瓜島戰役。三仗都是法西斯國家完敗,兇焰盡喪,從此走向無條件投降。 斯大林格勒戰役規模最大,雙方参戰兵員逾200 ...
一一一一一一一 珍珠港戰役之後,日本海軍一時間失去了攻擊重點,在南進中於南太平洋與美國海軍爆發了珊瑚海海戰。在這之前,即1942年4月,美國出動了"列星頓","約克鎮"及"大黄蜂"三艘航母,搭載了陸軍航空兵的B25雙發轟炸機,由杜立特上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沿用英國突擊塔蘭托的戰術,日本在1941年12月8日發動珍珠港偷襲,出動6艘大型航母,兩批共354架次轟炸機及護航機,兩次攻擊了珍珠港内停泊的軍艦,機場,使8艘戰列艦,十多艘其他軍艦沉没及重創,擊落擊毁188架飛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