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導航

作者_盧威林博士(Dr. William)簡介: 企業升級轉型專家,擁有23年以上的專業管理顧問及培訓經驗,曾協助不同產業內企業、公營機構及政府部門優化組織結構及提升營運效率,客戶遍佈粵港澳大灣區,對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及優惠具相當的認識。近年主力協助香港企業應用數碼分析工具進入國內市場及實施商業模式革新。

僱主品牌 — 企業不容忽略的人才策略

  企業能走多遠、有多大的發展,全取決於企業擁有甚麼樣的人才。因此,採用甚麼方法尋找合適的人才、保留具潛質的人才,並培育他們成為企業的重要人力資產,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人才策略。而在眾多的人才策略中,「僱主品牌」(Employer Bran ...

企業領袖如何提升創新能力?SCAMPER幫到你!

  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 (Steve Jobs) 曾經說過:「創新就是把事物聯系起來。(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可見把不同事物聯系起來,從而發現新點子的能力 - 聯系 ...

企業如何吸引職場「Z世代」

  隨著時間的推演,Z世代已進入職場成為企業的主要人才資源。他們的職場價值觀與已是企業管理層的X及Y世代人才明顯地存在著一定差異,這些差異帶來的轉變,對企業的人才管理和儲備構成沉重壓力。現時,不少企業正面對人才招聘困難、流動率高, ...

中小企業 急需關注的ESG策略

  ESG一直都是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較為關注的課題,主要原因是ESG與滿足上市條例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有着密切的關係。但對中小企業而言,ESG與他們日常業務相關性似乎較低,普遍認為不需要理會,因而大都不太關心。 究竟ESG是甚麼?E ...

21世紀企業致勝的5種未來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崛起,以及過去3年疫情的推動,企業已不知不覺地被捲進數碼轉型的漩渦中,經營模式出現極大改變,舊的經營模式不斷被顛覆,數碼技術改變了員工的工作模式和要求。企業在新的經營模式下,需要擁有這些未來能力(Future Sk ...

【創新的關鍵】如何透過實驗精神脫穎而出 實現想法

  傑夫•戴爾、赫爾•葛瑞格森和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在《創新者的基因 (The Innovator’s DNA)》一書中提出的五種創新能力,當中的四種能力,包括聯系、發問、觀察和交際,我們在前幾期已經分別作出了探討。這一期我們會探討 ...

創新能力竟然可以訓練出來?打工仔先要掌握5大技能!

互聯網及數碼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徹底改變市場狀況,企業及求職者若要突圍而出,必須持續創新以迎合「客戶」的需要。中層管理若要領導團隊創新,以取得市場優勢,他必須是一位具備專業領域知識,通用管理能力及創新能力的「π 型人才」。究竟,如何才可成為企 ...

【中小企導航@iM網欄】 企業傳承 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短暫的光輝,唔代表永恆。」這一句說話可以算是道出了大部份中小企業在商場上面對的困難。中小企業普遍憑藉創辦人的獨特眼光,熱情和努力,在商場上打滾數十年,最终闖出輝煌的成績,但當他們年紀日長,再沒有足夠精力推動企業持續發展時,總希望能找到一位 ...

政府資助計劃 企業持續發展的另一資源

企業的持續發展有賴充裕的資源作為支援後盾,除了企業股東、投資者及金融機構等資金源之外,政府資助基金是個不容錯失卻也不容易收獲取的資源。為甚麼這樣說?企業有哪些政府資助可供申請? 申請資助的基本要求 申請政府資助,話易不易,話難不難,主要原因 ...

數碼轉型 企業的業務新增長點

  數碼轉型確是近年業界十分熱門的課題,各大企業紛紛引入各類的先進資訊管理/應用系統來達成數碼轉型的目的。其實,對企業而言,數碼轉型的真正意義是甚麼 ? 數碼轉型可以看成為企業增長(Business Growth)的一個策略,企業 ...

由I、T至π型人才 新一代中小企業中層管理

什麼是I、T和 π 型人才 ? 「I型人才」是指具備深度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也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中層管理的典範,由在專業領域知識上具有較深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的人才,充當企業話事人與前線員工間的橋樑,帶領他們完成企業目標。 1995年, ...

中層管理 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中流砥柱

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有賴兩大資源的支持:錢財和人材。在人材方面,中小企業的老闆在創建他們的業務並發展至一定規模後,確實需要一群可信及具能力的中層管理人員幫助他們管理及持續發展業務。如何發掘、培育及維護中層管理人員,正是中小企業持續致勝之道。 ...

解構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與挑戰(下)

現時內地有不少優惠政策,正鼓勵年輕人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明白機遇處處,唯人們也不想打沒把握的仗,面對大環境競爭,難免仍會抱著觀望態度或是戰戰兢兢的心情。有人會問:「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濟濟,我們要怎樣才可以突圍而出?」  筆者繼續以設計界為例, ...

【升級轉型】巧用政府資助 企業科創能力再提升

處於現今急速轉變的數碼年代,中小企業為了在市場上保持優勢,紛紛應用創新科技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科創能力的強弱頓成為企業的決勝點。為提升科創能力,企業可以透過培育內部員工或引進外部專才來達成。在培育員工和引進專才這兩方面,企業可以了解一下創新 ...

借力打力:善用政府支持基金拓展海外業務(下)

上期提及政府提供資助予香港中小企業推行有關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的項目,讓他們提升在自貿協定市場及內地的競爭力,促進其於這些市場的業務發展。其中最熱門之申請可謂非BUD專項基金莫屬,但TVP和EMF也是獲得不少中小企業青睞的資助計劃, ...

借力打力:善用政府支持基金拓展海外業務(上)

對中小企業而言,把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可以是他們的「美夢」,也可能是他們的「惡夢」,尤其大部分中小企業在普遍欠缺「兩才」——人才和錢財的支援下,更見困難重重。人才方面,我們暫且不談。錢財方面,古語有云:「三軍未動,糧草 ...

掌握發問與聆聽技巧 打開創新寶庫的工具

汽車需要燃料來推動,創新需要點子來發亮。 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 · 賈伯斯 (Steve Jobs) 曾經說過:「創新就是把事物聯系起來。」可見“聯系能力”是創新者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但是只具備“聯系能力”並不足夠達到創新的成效。創新需要點 ...

【創新者的關鍵技能】「觀察」是「創新」的第一步

大部份的創新者都是積極的觀察者,他們會仔細地觀察身處的世界,既觀察到成功運作的事物,也能注意到不成功運作的事物。除此之外,他們還會觀察到其他人沒有注意的地方,從而提出更勝一籌的解決方案。透過積極觀察,調動多重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 ...

「僱主品牌2.0」客戶與員工契合的最佳表現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不管是服務型或製造型企業都竭力打造「自主品牌」,箇中原因是要讓客戶能有效識別它們的產品或服務,促進客戶的再次購買。同樣,針對應徵者及員工打造的「僱主品牌」,就是用以吸引應徵者及留住現有員工,提升他們對公司的歸屬 ...

巧用設計思維 打造優質企業文化

  企業的業務表現和持續發展,有賴內部人才的積極策動。我們曾經目睹不少與人才相關的問題個案,諸如在知名企業表現非常傑出的人才,當他們轉職到另一家企業工作時,卻無法達到在前企業的工作表現;不少企業明白到人才的重要性,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建立一套人 ...